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衛教文章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介紹:
根據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顯示,台灣COPD目前為十大死因排名第7位,每年約5千人因肺阻塞死亡,2017年更高達6,260人死於肺阻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英語: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縮寫為COPD),常簡稱為慢阻肺或肺阻塞。
症狀:
主要症狀呼吸短促、咳嗽和咳痰,常被誤認為感冒或氣喘,因此超過八成確診時已經是中重度。當咳嗽症狀持續兩年,並且每年持續頻率超過3個月,並伴有多痰,又找不到其它解釋,那麼這就是理論上的慢性支氣管炎。但亦有少數未出現症狀。呼吸短促是最困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症狀。患者通常這樣描述它:「我的呼吸太費勁了」、「我喘不過氣了」又或者「我不能呼吸到足夠的氧氣」。呼吸短促加劇的情況主要發生在需要長時間用力時,並隨時間病情加重。
發病原因:
吸菸是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最主要的原因。其他相對次要的因素包括空氣污染和遺傳等。在開發中國家,導致空氣污染最常見的原因是烹煮及供暖爐火的通風不良。
治療:
減少風險因子的暴露可有效預防大多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這包括儘可能地減少吸菸頻率和改善室內外的空氣品質。儘管治療可以減緩病情惡化,但尚無治癒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療方式包括戒菸、接種疫苗、肺康復治療,以及常用的各種吸入性支氣管擴張藥和皮質類固醇。

氣喘照護
氣喘:一種異質性疾病,常以慢性呼吸道發炎呈現。其定義為曾經出現表現型態隨時間變化且嚴重度不一的喘鳴、呼吸短促、胸悶及咳嗽等呼吸道症狀,同時也有程度不一的呼氣氣流受阻。引發氣喘的可能因素:吸入花粉、灰塵、動物毛髮、氣候變化和空氣污染、食物和藥物過敏、精神困擾(情緒激動)、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劇烈運動後支氣管收縮。
氣喘症狀:慢性咳嗽、胸悶、哮喘、呼吸困難等症狀,最常在夜晚、清晨或運動後發生。症狀可在 1 小時內消失,亦可持續數小時。
日常注意事項:氣喘發作時應攝取均衡飲食, 避免過度飲食、衣著緊迫、環境吵雜、採坐姿或半坐臥姿減輕呼吸困難、避免處在寒冷潮濕或乾燥空氣污染的環境內,以減少溫差劇變而導致氣喘發作、避免食用冰冷的食物及刺激性的食物,例如:辣椒、酒、咖啡、養成適度規律的運動習慣,如散步、慢跑、騎腳車、游泳、瑜伽等、透過緩慢而有節律的運動,來鍛鍊身體及增加肺部功能,不可以激烈的運動、遠離過敏原,例如:灰塵、花粉、動物毛髮、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情緒的強烈起伏(大哭大笑)、氣喘或持續缺氧狀態應給予氧氣吸入以減輕症狀、確實服藥且會正確使用,勿擅自停藥。

附檔下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