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衛教文章 - 心血管疾病照護

心血管疾病照護
根據衛生福利部107年死因統計,心臟病是國人十大死因第二號殺手,造成21,569人死亡,如再加上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及腎臟病等血管性疾病,每年造成53,977人死亡,遠超過頭號殺手癌症奪走的人命。心血管疾病與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為能有效的預防心血管疾病,除了持續強化初級預防、疾病篩檢、疾病照護,並加強跨部會溝通與合作,針對各司署權責加以積極推動相關心血管疾病防治策略;同時發展心血管疾病預防照護指引,期能更有效的幫助患者獲得妥善的治療與降低心血管疾病、減少三高,讓民眾遠離心血管疾病危害。
什麼是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泛指心臟和血管的疾病,常見原因是動脈粥狀硬化導致血管阻塞引發血流不順,進而引發各式各樣的病症,症狀有心悸、呼吸困難、紫紺、眩暈、暈厥等。
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包括冠狀動脈心臟病、中風、心臟衰竭、心律不整、瓣膜性心臟病等,嚴重可能死亡。危險族群包括吸菸、高血壓、家族病史、糖尿病、肥胖、和年長者。
心血管疾病預防大於治療,一旦罹病,治療方式為藥物治療和冠狀動脈手術,包括氣球擴張術、心臟支架,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等。
心血管疾病症狀
1心悸:心跳加快、心跳不規則。
2呼吸困難:呼吸費力,檢查時會發現病人呼吸次數過多,動作快且幅度過大。
3紫紺:紫紺是血液中還原血紅蛋白增多導致皮膚粘膜呈青紫現象,在心臟疾病人身上很常見。
4眩暈:病人會覺得周遭環境搖晃或旋轉,並伴隨站立不穩、噁心、嘔吐、臉色蒼白、出汗以及血壓下降等。
5暈厥:造成暈厥最主要的原因是;一時性的腦缺血、缺氧,在喪失意識前會出現如眩暈的症狀。
心血管疾病進展
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成因是血管阻塞,而動脈硬化就是主要發生的原因。心血管疾病的進程是先從一般正常血管,可能由於大量脂肪、或是其他原因進而導致冠狀動脈粥狀硬化,並慢慢演變成血管狹窄,甚至最後演變為血管阻塞。
3腦中風與腦出血:腦中風是由於腦部血流受阻,而腦出血則是腦部的出血現象,有淺層、深層、腦幹或是小腦出血之分。
心血管疾病常見致病原因
1家族病史:家族成員中若有心血管疾病的相關病史,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會比一般人高。
2肥胖: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群,因為肥胖者的血脂以及膽固醇通常偏高,易發生高血壓、冠狀動脈硬化以及心臟病等疾病的發生。
3慢性病:持續或長期的疾病就稱為慢性病,例如:糖尿病、痛風、腎臟疾病病人在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上比一般人來的高。
4抽菸:香菸含有尼古丁成分,會促使心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心律不整等。
5年紀:隨著年齡增加,腦血管會逐漸硬化、狹窄,容易引起腦血管阻塞或破裂而引發中風。
6冬季低溫:根據衛生福利部的大數據資料,一年中最冷的4 個月(12月、1月、2月、3月)與同年其他區間相比,心血管疾病的急診通報量約增加1成。可見低溫會誘發心臟病、中風及高血壓的機率, 冬季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人數也顯著增加。
心血管疾病高危險群
1.吸菸
2.高血壓
3.家族病史
4.糖尿病
5.肥胖
6.年長者
心血管疾病預防重點
1飲食均衡:飲食上多吃蔬果和全穀類、多吃深海魚肉、多攝取大豆蛋白質,減少飽和脂肪、熱量以及鹽分。
2戒菸:香菸的尼古丁會導致動脈硬化,研究顯示,戒菸3年的人,心血管疾病發病率會降為和一般人相等。
3運動、避免肥胖:肥胖族群的血脂較高,易產生血管阻塞,建議養成規律運動習慣,運動不只能培養好的體態,還能強化心肺功能。

附檔下載:

心血管疾病照護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