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衛教文章 -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是什麼

一、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是什麼?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多數是因為直接經歷,或親眼目睹駭人的事件所引發。常見的創傷事件包含瀕臨死亡的威脅,例如綁架、兇殺、戰爭、天然或人為災難、嚴重的身體傷害、虐待或性暴力等。甚至這些創傷,不一定要是自身經歷或親眼目睹的,有時光是「得知」親密的家人或朋友遭受創傷事件,都有可能引發創傷後壓力症後群,導致回憶、惡夢、嚴重焦慮,以及無法控制地想起創傷事件。根據終生盛行率的研究,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並不少見,平均來說,遭受創傷後有 9.2% 的受創民眾曾發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而在性侵、戰爭、監禁和屠殺的倖存者,則有高達 33%∼50% 的盛行率。經歷重大創傷事件,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很痛苦的,短時間內出現回憶、噩夢、嚴重焦慮、回想起創傷事件…等狀況,其實是人之常情。但隨著時間經過,與良好的自我照護,多數人最終能夠恢復。然而如果這些症狀持續惡化,持續了幾個月甚至幾年,並且干擾了日常的工作與社會功能,就很有可能是罹患了創傷後壓力症後群。
二、創傷後壓力的身體危險訊號與徵兆:
加拿大生理心理學家Selye認為當我們處於壓力時,身體內最脆弱的部分會引起特定的訊號與徵兆。Selye提出三十一項容易辨認的訊號,訊號愈多,壓力越大,我們可以根據這些訊號,評量自己是否處於高壓力的徵兆。Selye
認為當生理或心理壓力警訊各超過四項或以上時,代表你在這方面的壓力過大了。需要提醒自己多注意,適時給自己減壓,不要讓壓力指數繼續再增加。
1.易怒、過度興奮或情緒低落。
2.心臟怦怦跳。
3.口乾舌燥。
4.行為衝動、情緒不穩定。
5.很強的衝動想哭、奔跑或躲起來。
6.精神無法集中。
7.有不真實、虛弱、頭昏眼花的感覺。
8.精神變得脆弱。
9.浮動的不安感(害怕某些事情,但又說不出是什麼事)。
10.情緒緊張、過度敏感。
11.戰慄、擔心、發抖。
12.容易被驚嚇的傾向。
13.發出高頻率、神經質的笑聲。
14.口吃、談話困難。
15.磨牙動作。
16.失眠。
17.坐立不安。
18.出冷汗。
19.頻尿。
20.拉肚子、消化不良、噁心、有時會嘔吐。
21.偏頭痛。
22.月經失調。
23.腰酸背痛、頸部疼痛。
24.食慾不振或進食過度。
25.抽煙量增加。
26.鎮定劑用量增加。
27.酗酒或麻醉毒品上癮。
28.做惡夢。
29.神經質行為。
30.神經失常。
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症狀有哪些?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部分症狀,通常在事件後三個月內會開始產生,症狀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四類:
•創傷經驗再體驗:在創傷事件過去後,個案可能會透過做惡夢,夢見同樣事件發生,或者在白天突然回憶起創傷事件,再度感受到受創的感覺。這種感覺通常是「侵入性」的,越不願意想起反而越會想起。
•過度警覺:經歷過創傷事件後,有些個案會持續處在警戒狀態。這使得個案變得無法專心、易怒、失眠、焦慮,嚴重甚至會發生衝動的自我傷害行為。
•逃避及麻木:許多人會選擇避免回憶或接觸可能引發創傷事件回憶的人、事、地物。
•出現與創傷事件相關的負向認知及情緒: 聯想障礙、對創傷事件認知扭曲而責怪自我或他人、情 緒低潮、疏離他人。
這些症狀不只會對個案的造成心理上極大的痛苦,也對個案的生活、工作能力有很大的影響。例如,有些人因為車禍事件導致 PTSD,因此害怕上街導致無法出門,生活與工作都受到影響。有些人會因為不斷回憶起創傷事件,為了麻痺自己而過度飲酒。也有人被強暴後整天回憶相關情景,導致無法與人親近。或是有人遭受虐待後變得暴躁易怒,親友也覺得害怕無法與之相處。如果這些症狀造成個案的人際功能受損,並且持續超過一個月以上,就很有可能是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但實際的診斷,需要精神科醫師進一步的評估。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也不一定會單獨發生,有些個案,可能會逐漸變化,或合併產生其他疾病,包含廣泛性焦慮症、恐慌症、慢性憂鬱性精神官能症、重度憂鬱症、物質相關疾患,以及身體化疾患。到底會不會合併其他問題,這和個案本身的心理脆弱度,與創傷後個案獲得的介入程度,都有關係。
四、個人因應壓力的積極方式:
個人積極因應壓力的方式有下列幾項,其結果不但能有效的紓解壓力,且較能適應單位生活,在單位各方面的表現都較佳。
1.規劃自己的時間。
2.自我充實轉移注意。
3.適度運動(瑜珈)。
4.想其他正向或快樂的事。
5.向有經驗者請教解決之道。
6.以平常心看待。
7.和同仁傾訴聊天。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治療,需要精神科醫師的專業協助,提供個別化的治療規劃。常見的治療方法可分為心理治療(含特殊治療)與藥物治療。治療的目的有三個方向:
1. 改善比較嚴重的情緒障礙
2. 改善相關的身體不適症狀
3. 協助個案回到正常的工作、社交功能 五、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被認為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治療的首選,心理治療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類別[1]:
•支持性心理治療:醫師與治療師傾聽個案傾訴,但不批判也不介入個案想法,反而給予肯定、正向鼓勵。這有助於穩定個案不安的情緒,讓個案能放鬆、安心的接受治療。支持性治療目標在於改善個案症狀、自尊、自我功能及適應技巧。
•認知行為治療:透過醫師或治療師晤談,評估個案的特性與可運用的資源,擬定治療的策略,包含心理教育、暴露、認知重建、焦慮管理等。治療方式也會根據創傷事件不同而異。一般認為,認知行為治療對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有顯著改善效果。
六、面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進行壓力管理,適度放鬆身心
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無可避免地,都承受著大大小小的壓力。壓力不只會影響生活品質,也與身心健康有密切的關係。長期承受壓力是 PTSD 的危險因子,對於這點,我們可以透過壓力管理,培養抗壓性,增加適應能力。像是進行時間管理、放鬆練習、冥想,培養規律休閒與運動的習慣,讓心情放鬆才能夠思慮清晰地解決煩惱。另外也可以透過填寫自我覺察量表,例如心情溫度計、事件衝擊量表,了解自己或關心周遭的人。 每個人紓解壓力的管道與方式不同,根據研究最有效的方式,如運動、瑜珈、打坐、聽音樂、看雜誌、跳舞、寫日記、打電動⋯等。
給予個案實質支持與陪伴
如果家人剛經歷過嚴重的創傷事件,給予足夠的情緒支持、實質的陪伴與傾聽就是最簡單也最好的幫助。另外要提醒大家,PTSD 個案容易否認與害怕面對創傷經驗,導致不知或不願就醫,導致病症惡化。如果你是 PTSD 個案的家屬,當家人因為症狀,導致無法正常生活或工作時,可以陪著他尋求心理專業人員協助。如果症狀持續惡化,出現負面情緒與自我傷害的想法,則需要陪伴個案尋求精神科醫師診斷。另外,叮囑患者服藥、規律就診也都能夠有所幫助。如果家人剛經歷過嚴重的創傷事件,給予足夠的情緒支持、實質的陪伴與傾聽就是最簡單也最好的幫助。
七、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的選擇上,最常使用的藥物是抗憂鬱劑。目前第一線用藥為選擇性血清素受體阻斷劑(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SSRIs),副作用較傳統三環抗鬱藥(tricyclic antidepressant: TCA)少。另外要提醒大家,PTSD 個案容易否認與害怕面對創傷經驗,導致不知或不願就醫,導致病症惡化。如果你是 PTSD 個案的家屬,當家人因為症狀,導致無法正常生活或工作時,可以陪著他尋求心理專業人員協助。如果症狀持續惡化,出現負面情緒與自我傷害的想法,則需要陪伴個案尋求精神科醫師診斷。另外,叮囑患者服藥、規律就診也都能夠有所幫助。
八、結語:
在現代社會的高度壓力下,加上許多未知天災人禍,每個人都可能成為 PTSD 的受害者。在日常生活中就做到有效預防,在遇到重大創傷時也能自我覺察,更重要的,是關心你身邊親友的心理健康。別忘了,真正的健康,是要生理、心理、社會的完整健康,而這需要我們所有人共同努力。

附檔下載: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是什麼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