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衛教文章 - 聆聽自己 認識憂鬱症

聆聽自己 認識憂鬱症
憂鬱是一種複雜的感覺,會轉而反映在生理認知、行為等層面,甚至影響生活正常功能運作,當情緒低落持續兩週以上,且相關症狀明顯符合臨床上的診斷標準時,則可能罹患憂鬱應立即就醫。
憂鬱症並非單一原因引發,會因不同因素相互作用而引發,原因包括:1.遺傳因素。2.生理因素:為大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失去平衡及身體的疾病(中風)、腦部外傷、藥物濫用及內分泌失調:停經(更年期期)、產後憂鬱症。3.心理社會因素:家庭環境、求學環境、社會環境(如:家庭衝突、人際關係不佳、親人過世、感情困擾)。
憂鬱症常見症狀有情緒低落、明顯對事物失去興趣、體重下降或上升、嗜睡或失眠、動作遲緩、容易疲倦或失去活力、無價值感或強烈罪惡感、注意力不集中或猶豫不決、經常出現負面(自殺)想法,甚至有自殺意念、企圖或計畫。
憂鬱症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1.抗鬱劑:治療憂鬱症之主要藥物。2.情緒穩定劑:主要治療曾有躁症病史之鬱症患者,需定期抽血監測血中濃度。
憂鬱症心理治療在輕度至中度的鬱症發作時,可以依病患意願做為單獨或合併藥物治療(對有重大社會心理因素、人際問題、人格違常或服藥遵從度不佳的憂鬱症患者可獲得較好的療效);支持性的心理治療,在於支持鬱症患者的自我強度,給予鼓勵、肯定、說明、傾聽、同理與再保證;認知心理治療,在於教導鬱症患者辨識並改變不合理的認知;安排一個安全的環境,除去環境中的危險物品如刀子、皮帶、利器等;避免讓病人單獨在家或獨處,尤其以清晨、深夜的時刻(採取自殺行動往往是週末假期、忙碌需要特別注意);多陪伴鬱症患者,讓他感覺到有人關心他,願意幫助他;若情況嚴重則鼓勵病人就醫,必要時向119求助,協助送醫;可選擇平常較喜歡的食物並注意色香味齊全並陪伴用餐,在旁鼓勵進食;引導從事平時興趣的活動,運用社區資源,安排活動或鼓勵參與社交性團體活動;維持規律性的生活作息及良好的睡眠習慣,鼓勵抒發感覺。
憂鬱症是非常難治療且原因也非常複雜的疾病,所消耗的社會資源其實相當大,而在現在處於高壓生活快速的社會,你我都有可能會面臨憂鬱症的威脅,因此正視自我的心理變化和培養出不同的生活重心,可以分散情緒被綁架的風險,適時的關心周遭親友也有助於他們遠離憂鬱症的困擾唷!

附檔下載:

聆聽自己 認識憂鬱症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