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衛教文章 - 淺談運動傷害

淺談運動傷害
一、前言
隨著社會水準的提升,人們開始注重其生活品質,會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假日或平日閒暇的時候,安排從事一些休閒活動與運動,以達放鬆身心及身體保健的效果。隨之而來的運動傷害的案例也越來越多,因此,運動傷害也逐漸成為現代社會中值得重視的課題。
二、運動傷害定義:
因為運動造成的傷害,無論間接或直接的傷害, 皆可列入運動傷害的範圍。例如「肌肉拉傷」、「挫傷」、「韌帶扭傷」、「關節炎」等。
運動傷害的形成:
(一)運動前的暖身不足
(二)未穿著適當的服裝
(三)過分逞強自我要求
(四)動作錯誤及不熟練
(五)不小心的相互碰撞
(六)未先做好安全檢查
(七)未遵守秩序及規則
(八)未先熟悉場地環境
(九)場地設施不夠完善
三、運動傷害處理:
(一)休息 ( Rest ):立即休息,避免由於繼續活動所引起的疼痛、出血或腫脹現象,預防傷勢的惡化。
(二)冰敷 (Ice packing):對受傷的部位持續性的進行冰敷,以避免因微血管破裂造成持續腫脹、減輕 疼痛。 每次冰敷大約 10~15 分鐘,休息 5~10 分後再進行冰敷,如此重複 3~5 次。
(三)壓迫( Compression ):使用彈性繃帶包紮受傷部位,給予適當的壓迫,可以減緩傷勢惡化、減低傷者患部疼痛。須注意血液循環切勿過緊。
(四)抬高( Elevation ):將受傷部位抬高,使傷處高於心臟位置,減低出血避免持續性腫脹。
四、結論:
如果運動傷害已經發生了,立即於第一時間做好適當的緊急處置,並進一步的前往就醫治療,這樣可以將所受到的傷害減至最輕,避免日後留下後遺症。運動是一件有益身心健康的事,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除了可以促進身體代謝循環,也可以適時的釋放情緒壓力。但如果對運動的方式不了解而貿然進行,將會使身體帶來運動傷害;如果我們可以事先認識即將從事的運動,瞭解其運動的方式與規則,做好事先準備與暖身活動,運動傷害的發生,其實都是可以避免的。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