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衛教文章 - 牙周病衛教

牙周病衛教
一、什麼是牙周病
牙周病是發生在牙齦、齒槽骨和牙周韌帶的一種慢性的,持續性的細菌感染。牙齦即是俗稱的牙肉,齒槽骨則是包圍在牙齒周圍,支持牙齒的骨質。而牙周韌帶則是界在牙齒與齒槽骨之間一層薄薄的韌帶結締組織,具有緩衝咬合力的功能。牙周病會造成齒槽骨破壞和最終的牙齒脫落,而成人的牙齒脫落原因中有75%是因為牙周病造成的。
牙周病發生的原因通常有:口腔衛生不良、牙菌斑、抽煙、遺傳、壓力、飲食、年齡等。通常牙周感染 (牙周病) 就像其他慢性感染一樣,是不會有明顯的疼痛症狀的,通常要等到較嚴重時,才會有明顯的不適,這就是牙周病的可怕之處。
二、牙周病的症狀通常有以下幾點
1.牙齦容易流血、紅、腫或有觸痛感;刷牙出血甚至不刷牙也出血。
2.牙齦受壓,有膿從牙齒和牙齦間流出。
3.口臭就是持續性的呼吸臭味或怪的味覺。
4.恆牙鬆動或逐漸分離,有縫隙產生,牙肉萎縮牙根敏感。
5.咬合時,牙齒有任何密度的改變,咀嚼不適。
6.活動假牙的適合度出現變化。
三、預防牙周病
1.正確的潔牙:是減少菌斑最有效的方法,由於牙齒之間的縫隙及牙齒與牙齦之間的牙齦溝,均是清潔上最易忽略的死角,因此,牙刷必需放置在適當的位置與角度,甚至配合牙線的使用,才能確實有效的清除菌斑。
2.漱口水及藥物,只能當作輔助工具:由於漱口藥水無法有足夠時間在口腔內停留,更無法接觸深藏在牙齦下的菌斑,某些漱口水更會造成牙齒的染色,或舌頭麻麻的感覺,故漱口藥水並非長期保健的適當方法。
3.增強個人的抵抗力,以減少細菌逞強的機會:避免吸菸或是不良的口腔習慣、假牙不合、糖尿病,會加速支撐牙齒的骨頭耗損的速度。
4.定期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菌斑中細菌可經唾液,在家庭成員中散佈,新生兒的口腔細菌,通常會經由母親或照顧者的唾液傳染給嬰兒,在30%的牙周病患者,其破壞快速並非由細菌一手造成,也有可能是來自遺傳的因素,因此定期口腔檢查,不但助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的,而且家庭中患有年輕便發病的嚴重牙周炎患者,建議其家庭成員也作適當的檢查。

附檔下載:

牙周病衛教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