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衛教文章 - 認識酒精濫用

認識酒精濫用
一、定義
酒精濫用者是指一個人因無法自制的飲酒,不顧別人的勸告,使個人在工作表現、學業成就或在家庭中應有的角色功能受到影響。酒精濫用的人如果隨時隨地都要喝,且不喝不舒服時,屬於心理成癮。而飲酒的量須要越來越多,才能讓他感到舒服時,身體已產生耐受性。
二、臨床表現
酗酒者對酒精已有高度耐受性,此耐受性一經出現,酗酒的人一旦停酒或在飲酒量減少時,即會產生酒精戒斷症狀,此症狀包括:厭食、嘔吐腸胃不適、疲倦、血壓高、發燒、流汗、失眠,以及雙手、眼瞼與舌頭顫抖等,其中有5%的人在戒斷的一週內產生震顫性譫妄,會產生全身性痙攣、意識不清、幻覺、妄想以及定向感障礙等精神病症狀。
三、造成原因
人們持續或增加喝酒的歷程,主要是經過正向或負向的強化作用,經過不同人際間的社會心理歷程和可能的基因和環境的影響而造成的。
四、結果
酗酒者可能對健康有不良的影響,長期大量飲酒會產生肝臟病變,如:脂肪肝或肝硬化;神經病變與退化,如:產生幻覺、嚴重的急性精神病或不能康復的酒精性癡呆失智症,中風以及胃潰瘍或胃出血等身體問題。如果是孕婦酗酒,所生的小孩會智能不足,且發育不良,即所謂的「酒精性胎兒症候群」。
五、要怎麼預防才好?
個人應積極學習其他減壓方式,遇到壓力時應避免以喝酒的方式來逃避壓力。
六、健康小撇步:我該怎樣照護自己?
1.瞭解酒精或藥物可能帶來的不良影響,嘗試減少使用,同時解決心理及社會問題。
2.加入戒酒癮的團體來協助自己薄弱的意志,並尋求家屬的支持。
3.尋求醫療的幫助,戒斷酒精的時期,通常藉由藥物以控制戒斷症狀。
七、什麼時候需要找醫師?
1.戒酒後又復發酗酒和的情形。
2.對於健康產生嚴重的危害,必須就醫診斷和治療者。
3.當喝酒後造成意識昏迷,或威脅要自殺者。
4.突然戒酒戒斷症候群者。
臺北榮民總醫院玉里分院護理部 祝您身體健康、平安喜樂!

附檔下載:

認識酒精濫用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