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衛教文章 - 哺餵母乳衛教

哺餵母乳衛教
母乳是提供嬰兒生長及腦部發展最好的食品,好消化吸收又可保護嬰兒免於感染,是兒童健康及發育的基石;建議純哺餵母乳到6個月,以後添加副食品並繼續哺餵母乳到兩歲以上。
一、哺餵母乳的優點
(一)哺餵母乳對母親的好處:
1.減少得乳癌、卵巢癌的機會。
2.子宮復舊較快、減少出血。
3.身材恢復較快、有助延遲下一次懷孕。
4.其他好處:增進親子情感建立、省錢、方便、環保。
(二)嬰兒哺餵對嬰兒的好處:
1.提供嬰兒生長及腦部發展最好吸收且最完整的營養素。
2.提供安全及有效抗感染、抗發炎因子,減少急性感染及日後慢性疾病的機會。
3.經常的直接哺乳,有助於親子關係的建立及嬰幼兒腦部發展。
二、親子同室的重要性
1.家人可以在醫護人員的協助下,學習了解嬰兒的習性和照顧嬰兒的技巧。
2.嬰兒的需求可以得到家人即刻的回應,減少不必要的哭鬧,有利於腦部發展。
3.母親可以更方便的哺乳,減少疲憊。
4.減少感染。
三、哺餵母乳機轉
1.泌乳激素:
每次寶寶吸吮乳房時,訊息會傳遞至大腦,大腦就會知道寶寶有奶水的需求,分泌泌乳激素開始製造乳水,所以吸吮愈多,奶水製造愈多。晚上的泌乳激素又分泌的比白天多,所以晚上的哺乳可以幫助維持足夠的奶水。
2.催產素:
催產素會讓肌肉收縮,使奶水由乳頭噴出,所以,當寶寶吸吮並刺激乳頭的感覺神經時,就會產生催產素,當母親想到寶寶的可愛或哭聲都會促進噴乳反射。
四、如何確保奶水充足
1.分娩後儘早哺餵母乳。
2.不限制餵奶時間與次數,嬰兒想吃或是母親奶脹就可哺乳。
3.24小時親子同室,方便哺乳。
4.確保嬰兒含乳姿勢正確吃到奶水。
5.除餵母乳外,避免給寶寶配方奶及其他飲料。
6.寶寶不在身邊時,能定時將母奶擠出並儲存。
五、嬰兒想吃就餵奶的重要性
1.母乳能儘早分泌出來。
2.嬰兒體重增加較快,約每週增加125 公克。
3.較少有乳房腫脹的問題。
4.哺餵母乳較容易順利。
六、如何知道嬰兒想吃奶
1.嘴巴張開好像在找東西吃。
2.有的寶寶會嘴巴張開,伸出舌頭做出吸吮動作。
3.有時想要含住任何到她嘴巴周圍的任何東西,包括自己的手指。
4.不建議寶寶哭鬧厲害時才餵奶,因這常是餓過頭的表現。
七、抱嬰兒姿勢及及嬰兒含奶姿勢:
1.母親先放鬆且坐姿舒服。
2.嬰兒身體緊貼母親,臉朝向
乳房,嬰兒下巴貼著乳房。
3.嬰兒頭部及身體呈一直線(臉、胸、腹部在同一平面,面對著母親)(圖一)。
4.嬰兒嘴巴張大,下唇外翻,舌頭繞著乳房,兩頰圓鼓,嘴巴上方之乳暈露出比較多,慢而深的吸奶,可看到或聽到吞嚥(圖二)。






圖一 抱嬰兒姿勢 圖二 嬰兒含奶姿勢
5.如果是新生兒,母親有支拖住臀部。
八、產後親子肌膚接觸的重要性
1.促進母親子宮收縮,減少產後大出血。
2.讓寶寶體溫及呼吸穩定,哭鬧的時間比較少,比較不會出現低血糖。
3.嬰兒接觸母體正常菌種,減少日後嚴重感染及過敏的機會。
4.嬰兒有機會自己找到乳房,含住乳房開始哺乳,更早吃到珍貴的初乳。
九、哺乳的禁忌
1.使用抗癌及抗排斥藥物。
2.使用放射線治療(電療)依半衰期而定。
3.尚未治療之開放性肺結核。
4.寶寶有代謝性疾病,如:半乳糖血症需使用特殊配方奶。
5.藥物濫用者。
6.人類T 細胞白血病第一型HTLV-感染。
7.HIV 陽性。
8.寶寶有胺基酸代謝異常。
十、結論
母乳哺餵嬰兒是增進嬰兒健康最好的餵食方式,因此鼓勵孕產婦以母乳哺餵嬰兒,並非常願意協助您達成哺餵母乳的願望。

臺北榮民總醫院玉里分院護理部 祝您身體健康、平安喜樂!

附檔下載:

哺餵母乳衛教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