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衛教文章 - 什麼是肺炎?


一、肺炎是由細菌或病毒引起的急性肺部發炎,又分為:
1.傳染性:例如來自上呼吸道感染或流行性感冒。
2.非傳染性:例如吸入水、食物、嘔吐物或來自有毒氣體、有毒煙霧及化學物等。
二、那些人容易感染肺炎?
1.吸菸的人因黏液纖毛受抑制,保護機轉遭受破壞。
2.酒精中毒者影響呼吸道纖毛活動。
3.吞嚥有問題或使用藥物致咳嗽反射受抑制者,容易在吃東西時嗆到而吸入肺部無法排除。
4.長期臥床者,因呼吸淺易使痰液積存,且身體軟弱致咳嗽能力變差。
5.癌症或阻塞性肺疾病等,造成分泌物增加或干擾肺臟排除分泌物。
三、可能發生的原因
1.身體抵抗力弱,在上呼吸道感染時,沒有適當正確處理。
2.濫用止咳藥止咳,以致於痰和細菌愈積愈多。
3.氣管有異物(尤其是老人及幼童)。
4.心、肺有其他病變:如癌症、氣管擴張、肺塵埃沈著病,沒有持續門診追蹤、服藥。
5.工作環境空氣不夠流通、冷氣系統未定期清潔。
四、肺炎會有那些症狀?
1.發高燒、呼吸急促、倦怠、寒顫、肌肉酸痛、頭痛、嘔吐、腹瀉等。
2.持久咳嗽(乾咳或有痰的咳嗽)。
3.可能有單邊胸痛,深呼吸和咳嗽時胸痛。
4.有少量痰或大量痰,痰量增加且顏色改變,可能含有血絲、呈鐵鏽色或綠色,亦可能變得較黏稠。
5.焦慮、燥動不安或心智改變。
若您有上述症狀並不一定就是感染肺炎,若您有上述疾病及症狀請至內科門診就醫。

五、肺炎的治療
1.臥床休息,依照狀況大量飲水。
2.需要時給予氧氣治療。
3.藥物治療:依病況給予抗生素、袪痰劑、支氣管擴張劑、止痛劑、解熱劑。
4.應用咳嗽、深呼吸、背部拍痰、姿勢引流、抽吸痰液等,以利痰液排出,維持呼吸道通暢、促進有效換氣。
5.追蹤胸部X光及胸部超音波。
六、居家自我保健原則
1.臥床休息,依照狀況大量飲水,注意水份補充。
2.藥物方面請勿自行調整藥物劑量,按時服藥以完成抗生素療程,並注意觀察有無出現以下藥物副作用,一經發現請立即告知醫師:嘔吐、腹部不適、腹瀉、心跳過速、顫抖、失眠、抽搐、休克、皮膚發疹、胃腸不適等症狀。
3.要有良好的營養狀況、充足的睡眠及適度的運動,以增加抵抗力。
4.飲食採高蛋白、高熱量飲食及少量多餐,若有其它疾病需做飲食限制者,必須與醫師或營養師討論。
5.在熱量方面,可在飲食中增加不飽合脂肪酸,如:植物油,可增加熱量又可減輕呼吸的負擔。
6.足夠的蔬果,並養成規律的排便習慣,預防便秘以免阻礙呼吸。
7.預防感染:在感冒流行或身體抵抗力較弱時,應避免到公共場所及和感冒的人接觸。
8.適時添加衣服避免受到風寒。
9.認識感染的徵象:如痰液量增加、顏色改變、變黏稠、發生寒顫或發燒、咳嗽持久未改善、呼吸困難加劇、意識混亂或嗜睡。若有以上情形,應立即就醫。
對於放置鼻胃管或長期中風臥床患者,餵食或灌食時應注意吞嚥及鼻胃管之位置,餵食後不要立刻躺下,預防因吸入食物而發生肺炎。






















臺北榮民總醫院玉里分院護理部 祝您身體健康、平安喜樂!

附檔下載:

什麼是肺炎?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