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衛教文章 - 氣喘照護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預防及介紹

氣喘照護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預防及介紹

一、氣喘
氣喘是指受到過敏原或刺激物刺激後,支氣管產生慢性發炎的情形,依其嚴重的程度可以呈現呼吸困難、喘鳴音、胸悶和咳嗽等症狀,嚴重影響個人生活品質,是民眾重要的健康問題之一。雖然大部分的氣喘目前無法治癒,但是可以藉由良好的控制來減少或預防氣喘發作。

其定義為曾經出現表現型態隨時間變化且嚴重度不一的喘鳴、呼吸短促、胸悶及咳嗽等呼吸道症狀,同時也有程度不一的呼氣氣流受阻。

引發氣喘的可能因素:吸入花粉、灰塵、動物毛髮、氣候變化和空氣污染、食物和藥物過敏、精神困擾(情緒激動)、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劇烈運動後支氣管收縮。

氣喘症狀:慢性咳嗽、胸悶、哮喘、呼吸困難等症狀,最常在夜晚、清晨或運動後發生。症狀可在 1 小時內消失,亦可持續數小時。

日常注意事項
氣喘發作時應攝取均衡飲食,避免過度飲食、衣著緊迫、環境吵雜、採坐姿或半坐臥姿減輕呼吸困難、避免處在寒冷潮濕或乾燥空氣污染的環境內,以減少溫差劇變而導致氣喘發作、避免食用冰冷的食物及刺激性的食物,例如:辣椒、酒、咖啡。

養成適度規律的運動習慣,如散步、慢跑、騎腳車、游泳、瑜伽等、透過緩慢而有節律的運動,來鍛鍊身體及增加肺部功能,不可以激烈的運動、遠離過敏原,例如:灰塵、花粉、動物毛髮、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情緒的強烈起伏(大哭大笑)、氣喘或持續缺氧狀態應給予氧氣吸入以減輕症狀、確實服藥且會正確使用,勿擅自停藥。

控制氣喘4觀念,氣喘困擾變不見
1、保持清潔,遠離過敏原
日常生活中,氣喘的過敏原誘發因子包括塵螨、蟑螂、黴菌、花粉及寵物的毛髮等,因此,要時常打掃居家環境,避免灰塵積聚。每一到兩週以55度熱水清洗寢具,防止塵螨生長,盡量避免擺設絨毛玩具及地毯,並用百葉窗或塑膠遮板代替厚重窗簾,家裡也最好不要飼養貓、狗等寵物。
2、拒絕菸害,避免刺激物
除了過敏原外,氣喘的誘發因子還有非過敏原,包含氣溫驟變、空氣污染、突然劇烈運動、刺激味道(香水、殺蟲劑、香菸、油煙及油漆)等。有抽菸者要戒菸,無抽菸者則需避免二手菸;氣溫變化過大時,應注意身體保暖,外出時應隨身攜帶口罩、小外套或絲巾(圍巾);避免情緒起伏太大,盡量維持心情平穩。
3、規律運動,不要太激烈
運動前要做足15-30分鐘的暖身運動,且為了預防運動時引發氣喘,切記隨身攜帶藥物。
4、定期回診、正確用藥
提醒患有氣喘的朋友一定要遵從醫囑,按時用藥,不可自行停藥,以免造成併發症。同時要定期就醫追蹤,才能控制好氣喘!

二、慢性阻塞性肺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也就是所謂的 COPD(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簡稱COPD)。全球每10秒鐘就有一個人死於COPD,台灣一年更有超過5千人因COPD死亡。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種呼吸道長期發炎導致無法恢復之呼吸道阻塞,使得氣體無法通暢地進出呼吸道的疾病,其中包括了有「慢性支氣管炎」與「肺氣腫」兩大類型;由於肺部氣體交換功能不良,病患往往出現「咳、痰、悶、喘」的症狀。

肺阻塞常見原因
1、抽菸:抽菸最主要危險因子,根據研究顯示約9成COPD患者都是因「抽菸」引起,但被診斷為COPD患者中卻仍有4成還在抽菸,要遠離COPD,就請務必要戒菸及拒絕二手菸、三手菸。
2、空氣污染
3、工作環境:長期暴露特殊環境,如煤礦、噴砂研磨、棉絮粉塵的污染環境,廚房油煙也危險因子之一。
4、呼吸道感染:如感冒、肺炎、支氣管炎。
5、過敏:氣喘及過敏體質易造成支氣管平滑肌收縮。
6、遺傳及老化之肺臟功能退化。

慢性阻塞性肺病之臨床表現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最明顯的表現為長期咳嗽有痰和呼吸困難。長期咳嗽有痰是許多病患最初的表現,此症狀常於清晨或冬天會較惡化,在急性惡化期或併發感染時,會咳膿痰、痰量會增加、偶爾痰中會帶血絲,呼吸困難也是緩慢逐漸地加重,終至影響日常生活。

多數病患病史中,有一種或多種的危險因子,如長期抽菸,多數患者的抽菸史為每天一包香菸以上,至少二十年,大約在四、五十歲後逐漸出現咳嗽多痰症狀,呼吸困難現象則多在五、六十歲後出現;急性惡化期之特徵為咳嗽加劇,膿痰,喘鳴,呼吸急促加劇,有時伴有發燒現象。隨著病程進展,每次急性惡化期之間隔時間會愈來愈短。到了病程末期逐漸出現血液中氧氣過低與二氧化碳過多症。末期病人常出現過度使用呼吸輔助肌、腳水腫、頸靜脈擴張、右心室衰竭、等肺心症 (cor pulmonale) 之症狀。

如何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戒菸及拒吸二手菸最為重要,可避免肺功能快速惡化。如果自行嘗試戒菸有困難的話,應參與各醫學機構所舉辦之戒菸門診或課程來幫助戒菸。
2.藥物治療:需要很有耐心的長期用藥物控制的疾病,常使用的藥物有支氣管擴張劑、袪痰劑、類固醇、抗生素等。
3.環境方面:減少接觸粉塵、油煙環境,疫情期間減少進出人多之密閉空間並建議配戴口罩與施打疫苗。
4.飲食方面:攝取高蛋白食物,避免食用會產氣、刺激性的食物。少量多餐以避免飽脹而增加呼吸困難
5.規律運動:運動可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活動耐力,配合飲食控制維持適當體重,可減少肥胖引起的呼吸費力。
6.呼吸運動技巧:訓練呼吸肌肉,延長呼氣時間,加強肺部的氣體排空能力,減少呼吸道的阻力,要由最低的運動量、時間、次數開始,然後慢慢的增加,運動中,如果發生頭暈、氣喘、心跳加速、呼吸困難、指甲顏色發黑等現象要馬上停止(例如:噘嘴吐氣)。

戒菸的方法
1.把吸菸的壞處一一列出,隨身攜帶,不斷提醒自己。
2.公開宣稱戒菸決定,尋求親友的支持及鼓勵。
3.移開會引起吸菸慾望的物品,如菸灰缸、打火機等。
4.打破固定吸菸的習慣,例如:不要在起床時或飯後吸菸。
5.多喝水、多洗澡,飯後刷牙漱口,穿乾淨無菸味的衣服,尤其戒菸的第一週要多喝水,手邊多準備一些低熱量的零嘴,以便隨時解想 抽煙的嘴饞。
6.飯後不要閒坐,可到戶外散步,做深呼吸或活動筋骨。
7.用筆取代手持香菸,或以咬芹菜,胡蘿蔔等蔬菜切條取代含菸的習慣。
8.生活力求規律,減少緊張,勿使自己太忙,太勞累,避免製造吸菸提神之理由。
9.避開會吸菸之場所,如 PUB、舞廳、酒吧或卡拉OK店。
10.參加戒菸班或戒菸門診,可在戒菸過程獲得支持或協助。

附檔下載:

氣喘照護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預防及介紹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