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失智症照護的基本原則

一、患者是故意的嗎?

1. 因腦部功能退化而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及情緒。
2. 病情可能受身體或環境因素影響而起伏,不是在某個時候故意去做,或某個時候故意做不到。
3. 提醒自己患者是因生病才出現這些行為,而非刻意不合作或作弄自己。
4. 制止分析找原因轉移肯定檢討。

個案一:
在養護機構的李阿嬤一到傍晚就不停的拍打桌面吵著要外出,不管他人怎麼勸都沒用。

二、運用稱讚或獎賞有效嗎?

1.適當運用有助於引導及建立適當的行為。
2.需投其所好,給予實質的獎賞 (水果等)、象徵性的獎賞 (小禮物、代幣、分數、獎狀等) 或關係性獎賞 (表揚、鼓掌等)
3.由於記憶力短暫,故應在良好行為出現後立刻給獎賞,並說出獎賞原因、回應恰當行為,並多用身體語言的鼓勵。
4.需避免讓患者覺得被當成小孩子對待。

三、善用環境

1.注意家具擺放方式,可圍半圓以減少距離及增加眼神接觸。
2.營造節日氣氛、擺放紀念物品。
3.記錄重要事項在日曆或白板上。
4.加強環境提示(房門貼個案照片、洗手槽貼洗手照片、步驟提示等)

四、患者拒絕洗澡怎麼辦?

1.不懂察覺身體是否乾淨、忘記是否洗過。
2.忘記洗澡的步驟。
3.天氣太冷、怕水、怕跌倒。
4.覺得尷尬不想要別人的幫忙。
5.勿爭辯是否要洗澡,預先提醒並給予簡單指示。
6.維持原有的習慣(洗澡時間、沐浴用品等)
7.注意光線、溫度、水溫。
8.運用輔具。

五、不肯換衣服怎麼辦?

1.一款多件、方便替換
2.預先準備、提供選擇
3.季節轉移時先換過衣櫃的衣物
4.多加讚賞

六、避免傳遞或鞏固錯誤訊息

1. 吃東西不吞下去,一直吐出來怎麼辦?
     (1) 提示每個步驟。
     (2) 依據吞嚥能力提供容易咀嚼的食物並定期檢查牙齒。
2. 沒辦法專心吃完一頓飯怎麼辦?
     (1) 安排體能活動先消耗體力。
     (2) 安排專心進食的環境。
     (3) 提供可邊走邊吃的小型食物。
3. 忘記吃過一直吵著吃怎麼辦?
     (1) 除進食時間外不要讓患者的視線範圍出現食物。
     (2) 少量多餐、給予低熱量或需多咀嚼的食物。

七、猜疑心很重怎麼辦?

1. 衡量患者是否有道理 (例如:評估錢是不是真的被偷了,或只是患者亂藏又忘記)
2. 不需爭辯或否定,先了解背後原因 (為什麼會覺得是那個人偷你的錢、之前放在哪邊),並即時肯定患者感受 (錢不見了怎麼辦、難怪你這麼緊張)
3. 想辦法讓患者冷靜 (先給一些錢、假裝報案等)
4. 處理事件發生的原因 (慢慢找出到底放在哪)
5. 避免再發生 (固定放置處並重複練習、檢查垃圾桶、重要的東西多準備一份)

個案二:
林阿嬤最近出現幻覺、又變的很多疑,認為先生外遇又給她吃毒藥,所以拒絕服藥,先生覺得十分無奈。

八、很緊張焦慮怎麼辦?

1. 可能因為缺乏安全感、或環境吵雜所致。
2. 若覺得原因不合理,不需認同但須接納其感受。
3. 若還是搞不清楚理由,可以肢體動作安撫,或引開注意力。
4. 反應過於激烈怎麼辦?
5. 如莫名的吵鬧、打人、丟東西、大哭等。
6. 先安撫 (或冷處理),等患者心情平復後再溝通。
7. 避免硬碰硬、爭執或約束。

個案三:
王先生半夜睡到一半突然大吵大鬧,語無倫次,連太太也認不得,說怎麼會陌生人睡在旁邊,要把太太趕走。

個案四:
張阿嬤的家人發現廚房的抹布常常不見,後來都在張阿嬤的抽屜裡面找到。

個案五:
陳阿公喜歡拆掉家裡的電器,可是又忘了該如何組回去,在拆電器的時候看起來既專心又安靜,但是已經弄壞許多家中的電器,家人不堪其擾。

個案六:
黃婆婆在夏天天氣熱的時候,會脫掉褲子和紙內褲到處走動。

個案七:
吳先生在家裡玩下體又公然小便,孫女看到以後大叫阿公變成色狼了。

九、改善居家環境預防行為精神症狀

1.避免裝置鏡子 (可用布蓋著)、大玻璃窗 (可拉窗簾)、太多圖案的壁紙、反光地板、深色地毯或地磚 (會被當成坑洞)
2.安裝安全鎖、感應器及警報系統。
3.改變家具擺放、引導患者遠離大門。
4.遮蔽大門及門鎖 (掛上圖畫或雜物等)
5.重點:虛實有道。

改善居家環境預防行為精神症狀

改善居家環境預防行為精神症狀

十、資料來源 & 延伸閱讀

1.臨床老年精神醫學 黃正平醫師編著。
2.失智症之精神行為問題 蔡佳芬醫師。
3.失智症居家照護指南、失智症病患家屬照顧手冊 Nancy L. Mace, Peter V. Rabins 陳美君、楊培珊譯
4.認知障礙症100 香港衛生署長者健康服務編著。
5.當爸媽變成小孩張靜慧、黃惠如著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