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認識體適能

一、腰臀比(身體組成測試)

  1. 受測者輕鬆站直,雙手自然垂下。

  2. 請受測者指出肚臍的位置,肚臍上方大約一公分左即為腰圍。

  3. 以皮尺繞過腰圍,緊貼卻不擠壓受測者。

  4. 皮尺和地面保持水平,讀取皮尺上之數據並記錄。

  5. 臀圍則是測臀部最大處。

 

二、體脂肪檢測(身體組成測試)

三、坐姿體前彎(柔軟度測試)

  1. 請受測者坐下,膝蓋打直,雙腳掌底貼平於箭頭式坐姿體前彎儀兩側凹面。

  2. 伸直雙手並將左手掌與右手背相疊,先吸一口氣,吐氣時用手指頭往前推,邊吐氣邊推。

  3. 儘可能前伸最遠處,然後暫停片刻以便測量紀錄。

  4. 注意:過程中膝蓋不能彎曲。

  5. 測試兩次取較佳的成績。

 

四、仰臥起坐(肌力與耐力測試)

  1. 請受測者坐於仰臥起坐板前端,雙膝屈曲呈約45度,腳背處以固定軸固定。

  2. 請受測者雙手抱胸,身體躺下時,背部及肩膀碰到墊子即可。

  3. 計時60秒測試仰臥起坐實施次數。

  4. 注意:配合呼吸上來吐氣,下去吸氣。

 

五、握力(肌力與耐力測試)

  1. 請受測者雙手自然放於身體兩側。

  2. 調整握力器握把距離,以食指第二節?住握把面。

  3. 請受測者用力握以手臂不彎為原則。

  4. 左右手都要測試(測完一側記錄後要歸零)。

 

六、手臂及大腿拉力(肌力與耐力測試)

  1. 背肌力檢測:

    1. 請受測者站於背力器上,立正雙手置於大腿前側手指伸直,將握把觸即指間測量握鍊與背力器掛鉤距離。

    2. 將背力器歸零,請用雙手握住握把,頭上仰看天花板,向上拉肩膀和背不能往後傾倒。

    3. 記錄測量重量。

  2. 腿肌力檢測:

    1. 請受測者站於背力器上,膝蓋微彎約15度,雙手置於大腿前側手指伸直,將握把觸即指間測量握鍊與背力器掛鉤距離。

    2. 將背力器歸零,請用雙手握住握把向上拉。

    3. 記錄測量重量。

 

七、平衡感(反應度測試)

  1. 受測者閉眼單腳站立,計時能站多久。左右腳皆要測試。

  2. 左腳背置於右腳小腿中段後,待平穩後請閉上眼睛,同時按下碼錶計時。

  3. 注意:身體搖晃以腳板不移位為原則。

 

八、敏捷度方格跳(反應度測試)

  1. 受測者站在中央紅色方格內,依前後左右之順序跳格子。

  2. 每跳一步都要回到紅色方格內。順序錯誤必須重新計時。

  3. 記時十秒鐘,計算在十秒內所跳的次數(跳回紅色格子也算1次)。

 

九、抓棒反應(反應度測試)

  1. 受測者坐在椅子上,雙腳稍微併攏,以免棒子掉落砸到腳。

  2. 詢問受測者貫用手,前臂靠在桌子邊緣;手掌虎口打開呈握杯狀。

  3. 測試人員手拿棒子頂端,刻度不要讓受測者看到,朝自己身體的方向。

  4. 請受測者注視測試人員的手,看到棒子掉落時,馬上抓握棒子。

  5. 判讀刻度,共測四次。

 

十、敏捷度方格跳(反應度測試)

  1. 計時三分鐘,受測者依固定節拍(96拍)登階

  2. 依節拍右(左)腳上→左(右)腳上→右(左)腳下→左(右)腳下

  3. 完成三分鐘或中途停止登階者,請受測者坐下休息,測量運動後第一分鐘至第一分半鐘的脈搏數,第二分鐘至第二分半鐘的脈搏數,及第三分鐘至第三分半鐘的脈搏數。

 

十一、立定跳遠(肌力與耐力測試)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